9i果冻制作

金凤15升液氮罐适配冻存管类型及数量

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量:10


在生物样本保存领域,液氮罐作为核心存储设备,其与冻存管的适配性直接影响样本存储效率与安全性。金凤 15 升液氮罐作为市场上应用广泛的中小型存储设备,常被用于实验室细胞样本、微生物菌株、临床检测样本等的低温保存。本文将详细解析该型号液氮罐实际需要配备的冻存管类型及对应数量,为相关使用者提供精准参考。
一、明确金凤 15 升液氮罐核心存储参数
要确定适配的冻存管类型及数量,首先需清晰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关键存储规格。根据金凤官方技术参数及市场常见配置,该型号液氮罐多为静态存储型,罐内有效存储空间的核心载体是提桶(也叫储物桶),不同配置下提桶数量存在差异,常见的有 6 提桶和 8 提桶两种主流规格,这也是影响冻存管总存储数量的核心因素。
同时,液氮罐的颈部口径也需关注,金凤 15 升液氮罐颈部内径通常为 50mm - 80mm,该尺寸决定了适配的提桶直径,进而影响提桶内可放置的冻存管架规格,而冻存管架的规格又与冻存管的尺寸直接相关。
二、适配冻存管类型分析

在低温存储场景中,冻存管按容积划分,常见规格有 0.5ml、1.0ml、1.8ml(2.0ml)、5.0ml 等,不同容积的冻存管在尺寸、适配的管架规格上存在明显差异,需结合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提桶及管架适配性来选择。

液氮罐

(一)优先适配类型:1.8ml/2.0ml 冻存管
1.8ml(实际常用标注为 2.0ml)冻存管是生物实验室应用广泛的规格,其尺寸(直径约 12.5mm,高度约 45mm)与金凤 15 升液氮罐标配的冻存管架高度匹配度高。
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标准提桶(内径约 58mm,高度约 220mm)内,通常可放10 层式冻存管架(每层可固定冻存管的数量因管架设计略有差异,主流为每层 12 孔或 15 孔)。以应用普遍的 12 孔 / 层管架为例,单支提桶内可容纳的 1.8ml 冻存管数量为 10 层 ×12 支 = 120 支;若为 15 孔 / 层管架,则单提桶容量为 10 层 ×15 支 = 150 支。
从实用性与通用性来看,1.8ml 冻存管既能满足大多数样本(如细胞悬液、组织碎片、核酸样本等)的存储需求,又能兼容市场上绝大多数品牌的冻存管架,且单次取放样本时,不会因管体过大导致操作不便,因此成为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优先适配冻存管类型
(二)其他可选类型及适配性
  1. 0.5ml/1.0ml 冻存管:这类小容积冻存管主要用于微量样本(如单细胞、少量核酸提取物)存储,其直径较小(约 8mm - 10mm),需搭配专用的 “小口径冻存管架”(每层孔数更多,常见 24 孔 / 层或 30 孔 / 层)。在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标准提桶内,若放置 10 层 24 孔管架,单提桶可容纳 240 支 0.5ml/1.0ml 冻存管;若为 30 孔 / 层管架,单提桶容量可达 300 支。但需注意,小容积冻存管在取放时易因尺寸过小导致混淆,需额外做好样本标记与管架分区管理。
  1. 5.0ml 冻存管:该规格冻存管主要用于较大体积样本(如大量细胞培养物、组织块)存储,直径约 16mm,高度约 60mm,需搭配专用的 “大口径冻存管架”(每层孔数较少,常见 6 孔 / 层或 8 孔 / 层)。由于管体高度较高,金凤 15 升液氮罐的标准提桶内通常只能放置 6 层 - 8 层该类型管架,以 6 层 6 孔 / 层管架为例,单提桶容量仅为 36 支;即使是 8 层 8 孔 / 层管架,单提桶容量也仅 64 支,存储效率远低于 1.8ml 冻存管。此外,5.0ml 冻存管重量较大,大量存储时可能增加提桶的承重压力,长期使用需关注提桶的稳定性。
叁、不同提桶配置下的冻存管总数量计算
结合金凤 15 升液氮罐常见的 6 提桶和 8 提桶两种配置,以优先适配的 1.8ml 冻存管为例,分别计算总存储数量,同时列出其他规格冻存管的参考容量,具体如下:
(一)6 提桶配置(主流基础配置)
冻存管规格
管架类型(层数 × 孔数 / 层)
单提桶容量(支)
6 提桶总容量(支)
1.8ml
10 层 ×12 孔
120
720
1.8ml
10 层 ×15 孔
150
900
0.5ml/1.0ml
10 层 ×24 孔
240
1440
0.5ml/1.0ml
10 层 ×30 孔
300
1800
5.0ml
6 层 ×6 孔
36
216
5.0ml
8 层 ×8 孔
64
384
(二)8 提桶配置(大容量扩展配置)
冻存管规格
管架类型(层数 × 孔数 / 层)
单提桶容量(支)
8 提桶总容量(支)
1.8ml
10 层 ×12 孔
120
960
1.8ml
10 层 ×15 孔
150
1200
0.5ml/1.0ml
10 层 ×24 孔
240
1920
0.5ml/1.0ml
10 层 ×30 孔
300
2400
5.0ml
6 层 ×6 孔
36
288
5.0ml
8 层 ×8 孔
64
512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计算结果为理论大容量,实际使用中需预留 10% - 15% 的空间,用于避免冻存管之间挤压、方便提桶取放,同时为后续新增样本留出存储位置。以 6 提桶配置、1.8ml 冻存管(10 层 ×12 孔管架)为例,实际建议存储数量为 720 支 ×(1 - 15%)= 612 支左右。
四、冻存管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1. 材质选择:无论选择哪种规格的冻存管,均需优先选用聚丙烯(笔笔)材质的产物,该材质耐低温性能优异(可耐受 - 196℃液氮低温),且化学稳定性强,不易与样本发生反应;避免使用普通塑料材质的冻存管,防止低温下脆裂导致样本泄漏。
  1. 密封性检查:冻存管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建议选择带螺旋盖 + 硅胶密封圈的款式,使用前需确认盖子拧紧,防止液氮渗入管内或样本挥发;对于珍贵样本,可额外使用 parafilm(封口膜)包裹管盖,进一步提升密封性。
  1. 管架适配性验证:购买冻存管前,需确认其尺寸与现有冻存管架的孔位匹配,避免出现 “管体过松易倾倒” 或 “管体过紧无法放入” 的情况;若为新采购管架,建议先试用 1 - 2 支冻存管,验证适配性后再批量购买。
  1. 分层管理与标记:为提高样本取用效率,需对冻存管进行分层、分区管理,可在提桶外侧标注提桶编号,管架每层标注层号,冻存管管壁清晰标记样本名称、编号、存储日期等信息;同时建议建立电子台账,记录样本与冻存管位置的对应关系,避免样本查找困难。
五、总结
综合金凤液氮罐15濒的存储参数、冻存管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场景,1.8ml/2.0ml 冻存管是该型号液氮罐的优选择,在 6 提桶配置下(10 层 ×12 孔管架),实际建议存储数量约 612 支;若为 8 提桶配置(10 层 ×12 孔管架),实际建议存储数量约 816 支。
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样本类型(微量 / 大量、常规 / 珍贵)、存储需求(短期周转 / 长期保存)灵活调整冻存管规格,若以微量样本为主,可选择 0.5ml/1.0ml 冻存管;若需存储大体积样本,则可搭配少量 5.0ml 冻存管。无论选择哪种类型,均需注重冻存管材质、密封性及管架适配性,同时做好样本的分层管理与标记,确保存储安全与取用高效。

本文链接地址:/2027.html